論文摘要:文化強國戰略背景下,文化傳承、弘揚中國文化是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歷史使命。文章總結了文化強國背景下對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出的具體要求,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建設,必須認清形勢,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開拓創新,塑造良好的職業形象;措施得力,踐行崇高的職業使命。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文化強國
黨的十八大報告一文中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是為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深入推進文化體制的改革,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同時在2014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一文中對高校輔導員能力的專業化、職業化如何發展進行了明確的界定,也對高校輔導員如何培養、如何培訓、如何考核等相關工作建立了的依據。人才培養是高校文化改革與傳承的組成部分,輔導員作為大學生人才培養的引導員,在高校的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文化強國的提出,對輔導員承擔文化傳承等創新職能提出了新的挑戰。
1文化強國戰略背景下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具體要求
1.1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素養
高校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備多渠道和多形式的特點。如開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建立理論與氣氛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際成效;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類活動之中。高校輔導員承擔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這個重要角色,主要任務是將政治素養和思德教育體現到日常行動中,將黨和國家的宗旨融入到日常學生管理事務之中,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輻射至方方面面。除此之外,高校輔導員要具備堅定的政治信仰、較高的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養,綜合起來才能具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素養。
1.2具有領導者的行為特征
高校輔導員的領導行為特征主要可以從自身品德修養、工作效率、人際能力以及全方位發展四個方面來進行詮釋,從自身的品德修養方面,主要要求輔導員具備高尚的人格,能夠以身作則,誠實守信,廉潔自律,愿意接受別人的意見,敢于自我改善;從自身工作效率方面,主要要求輔導員有著開闊的眼界,有較強的進取心,在處理學生問題時能夠全面觀察,有果斷的決策和判斷能力;從自身人際能力方面,主要是要求輔導員具備個人人格魅力,坦率開朗并善于溝通,能夠通過自身凝聚力和感召力來影響學生;除此之外輔導員還需要掌握比較全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工作中有一定的創新精神,腳踏實地、多才多藝,能夠做到見解獨到,全方位發展。
1.3具有優秀教師的人格魅力
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的人生導師,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的身份之外,還是學生的引導者,這就對輔導員自身的素質、知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輔導員作為一名大學教師,不僅要具備各方面的綜合能力、綜合素養,還要具備教學和科研等能力。通過提升教學技能,將學生工作作為一項科研任務,以學生為研究對象,切合自身工作實際,將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現狀作為研究課題,通過系統、科學地研究提升自身專業素養,進而提升解決學生工作問題的技能。
2文化強國戰略背景下提升輔導員職業能力的制約因素
2.1職業價值取向出現偏差,職業定位不明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