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高職院校深化課程的教學改革是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為了培養學生具備制作網站的專業技能,激發學生學習這門技術的興趣,專業教師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及多年的教學經驗,對《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進行了有效的教學改革,在教學內容設置上更加突顯專業性、技能性及應用性等方面的內容,使本課程內容符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教學設計上更加突顯工作場景的應用,在考核標準上更加注重學生創新及制作能力的考核,在培養目標上更加側重專業素質及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網頁設計與制作,互聯網+教學,教學改革,基于工作過程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是我院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和網站規劃與開發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具有專業性強,實用性強,獨立性強等特點,本課程在這兩個專業特別是網站專業的課程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
1課程培養目標與企業用人標準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側重培養學生的網頁的基本設計能力及制作能力的訓練,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網站制作中的各種基本技能,具備設計、開發、維護中小型網站的基本知識和能力,使學生能夠具備從事職場工作的綜合素養。
1.1企業用人標準
通過網上調研及與企業專業人士探討,對企業招聘的“網頁設計師”的大體要求總結為以下幾點:
1)要求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及個人素養,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對工作認真負責。
2)具有創新意識,能夠較好的把握網站的整體設計風格和網站內容整體規劃。
3)熟練使用Flash、PS、Dreamweaver等相關工具,能夠熟練地使用HTML+CSS對網頁進行代碼的編寫,對從業人員要求具備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
4)要求從業人員具備一定的代碼優化能力和網站維護能力。
1.2課程達到的教育標準
根據企業用人標準及本專業的的培養目標、理論和實踐教學目標形成了本課程所應達到的教育標準,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和實訓,學生能夠具備以下能力:web站點的規劃、網站策劃、構建及發布的能力;網頁設計與制作能力;Flash動畫的創意及制作能力;HTML+CSS代碼編寫能力;簡單的網站優化能力。
2《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教學設計
2.1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必須要迎合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團隊合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綜合素質的人才。為了提高本課程的教學效果,我們必須優化教學內容。
根據我院網站專業及計算機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學生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外,還應具有相應的專業素養。為此,我們將對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細化,增加與實際工作相關的學習內容,刪除或弱化與工作聯系不密切的內容。使得課程教學內容包括以下五部分:①網站入門;②DW軟件使用;③HTML+CSS代碼的學習;④網站策劃與開發;⑤網站測試與維護;⑥網站優化(SEO),同時還要根據市場需求對課程進行隨時的修訂。
2.2教學模式的選擇
由于做網站對學生的創意能力及制作能力要求較高,所以本課程的課堂教學采用了多元化的模式:班級授課、互聯網+教學、個別化教學、實訓指導。班級授課是在實訓機房教師模擬真實的工作場景,結合講授,以多媒體信息展示教學內容,并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進度,重點指導,強化重點;學生需要根據老師提出的項目任務進行分析、分解、優化并制作?;ヂ摼W+教學是以課后學生需要通過互聯網來復習、預習課程內容,并且能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為主要手段的一種方式,教師還應通過互聯網能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
2.3教學方法的設計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